鋼材在防腐前需要除銹,達到一定的除銹等級和表面粗糙度才能進行防腐涂裝。除銹等級和表面粗糙度等級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關于除銹等級,我們曾在以下文章中進行過詳細講解:
表面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就是我們日常測量中所說的面粗糙度,可以理解為在加工產品過程中細小間距和微小峰谷的不平整度。表面粗糙度越小,則表面越光滑。
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Ra、Rz、Ry
表面粗糙度常用的是Ra、Rz和Ry,Ra為輪廓算術平均偏差,Rz為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Ry為輪廓最大高度。
表面粗糙度對涂層的影響
表面粗糙度對基材和涂層的附著力的影響,其一是因為基材表面凹凸不平導致漆膜在其上附著時產生相互咬合的現象,增大了附著力;其二、基材表面粗糙度越大,其真實表面積越大,漆膜和基材的吸附力越強;另外,在粗糙度較大的基材表面發生腐蝕時腐蝕產物不易擴散,因此涂層附著力不易下降。
測量表面粗糙度的幾種方法
1、比較法測量
將被測表面和表面粗糙度樣板直接進行比較,多用于車間,評定表面粗糙度值較大的工件。
2、光切法測量
利用光切原理,用雙管顯微鏡測量。常用于測量Rz為0.5~60μm。
3、干涉顯微鏡測量
利用光波干涉原理,用干涉顯微鏡測量??蓽y量Rz和Ry值。
4、電動粗糙度測量儀
利用傳感器在工件表面爬行,通過積分計算,從而測出表面粗糙度Ra值的一種方法。